找到相关内容82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耨楼陀造:摄阿毗达摩义论(二)

      13. 有所依是指欲界与色界的心。无所依是指无色界的心,详见本论第六。  14. 命九法,参考本书摄色分别。  第六 摄色分别   作者:阿耨楼陀造    以上已分别,心及心所法,  诸差别...清净道论》第六。  4. 见《清净道论》第七、第八。  5. 见《清净道论》第九。  6. 见《清净道论》第十一。  7. 见《清净道论》第十。  8. 这里的“行”是性格的意思。  9. ...

    阿耨楼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542086.html
  • 关于杨衒之和《洛阳伽蓝记》的几个问题

    之区,从《隋书》和《旧唐书》的《地理志》看来,户口也不多,只能算是一个中郡或下郡。据《魏书?官氏志》,中郡太守属第五,下郡则为第六;而奉朝请则为第七。因此即使期城是个下郡,杨衒之也算升迁了。不过...司马一事应该是没有疑问的,因为各本《洛阳伽蓝记》均题“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”。这个官职据《魏书?官氏志》,应为五。因为抚军将军是“从第二”,而“从第二将军、二蕃王司马”是第五,与中郡太守同等,比...

    曹道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4342303.html
  • 论更敦群培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

    33颂零3句);第四(48颂);第五(109颂);第六(134颂);第七(76颂零3句);第八(187颂);第九(167颂零1句);第十(57颂零1句)。本论宣讲“六度”,注重修持,由博...艺术、民俗、地理、考古、医学等方面都有著述,并有多部翻译作品,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。这从他由印度带回的那只“黑色旅行箱”的内容可以看出:“(箱子里)装满了著译作,其中既有大部头的书籍,也...

    杜永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943028.html
  • 认识佛教(前言)B

    我们台湾的道场、美国道场,我教他们早课,“念无量寿经第六”(四十八愿)。为什么?这是净宗的核心,净宗的根源。  修行必定要与阿弥陀佛发同样的愿。弥陀发什么愿,我也发什么愿;希望我的心同阿弥陀佛的心,...“深信因果”!怎么想也想不通。后来念华严经,念到十地,才恍然大悟。原来佛在华严经十地里讲:“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。”我这才明白,华严会上登地的菩萨,一直到十地,到等觉,这十一位次(最高级的法身大士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843881.html
  • 君主法规论(1)

    眷属,则诸眷民皆成善。  君主善护眷属众,眷属拥戴彼君主,  同时可使全国家,充满幸福与安宁。  君主法规论第五品终  第六 观察作法  宣说方便幻化经,明曰主尊大菩萨,  示现调伏外道相。真实语者...论第六品终  第七 观察具德  正法念住经中说,一切遍知释迦佛,  以其愿力为遣除,天众放逸转天界。  名为鹅王贤时尊,昔于顶髻佛陀前,  亲耳聆听善妙说,一切君主行佛法。  彼将此等诸佛法,传与夜...

    全知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1144413.html
  • 佛典中的“观“与“念”(2)

    半个小劫的时间,就会二果斯陀含、三果阿那含,一直证到小乘极果的阿罗汉,这便叫做中中生。  再其次是中下生。中下生,属九品往生中的第六。释迦牟佛又说,若有相信佛法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并能孝顺父母、...九中的第三。凡属这一的人,也都相信因果,而不毁谤大乘佛法,而且还发愿成佛,追求无上大道。又能以此功德,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去。这样的修行人,在世寿将尽时,阿弥陀佛及观世音、大势至,有其他许多菩萨,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548127.html
  • 觉囊派寺院组织及修学制度

    世俗三乘道次第者,全书将《般若经》划分为八七十义来逐品解释,即第一一切种智十义、第二品道相智十一义、第三一切智九义、第四圆满一切相现观加行十一义、第五顶现观加行八义、第六渐次现观加行十三义...,即《三十颂品》、《二十颂品》、《作业品》、《五蕴》、《疏理》等五论著和《庄严经论释》、《辩中边论释》和《因缘经释》等3种释论。  3、古印度七位阿罗汉所著的“对法七论”,即迦多衍尼子的《发智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648443.html
  • 觉囊派寺庙组织及修学制度

    现观加行八义、第六渐次现观加行十三义、第七一刹那现观菩提加行四义、第八法身四义。八中,前三解释三智慧境地,即学佛人应明之三境界:一切现象的智慧、道路的智慧和普遍的智慧;次四解释行,即学佛人...《摄大乘论》;④世亲菩萨的“八品论”,即《三十颂品》、《二十颂品》、《作业品》、《五蕴》、《疏理》等五论著和《庄严经论释》、《辩中边论释》和《因缘经释》等3种释论。  3、古印度七位阿罗汉所著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348736.html
  • 《入中论 十地》之初探(上)

    先受优婆塞戒及沙弥戒,在经论方面也要精研月称的《入中论》等等,须修毕显乘,再依阿底峡甘丹派的修学次第,受学密乘法门。垹另外,格西的考试步骤,也要精研月称的《入中论》。此论分十,讲十地十行,特于第六...者勤精进,七者常摄念,八者善知识。  是故初发心者疾行八法,如救头然。悇  以上前五为福慧资粮位,若加第六地,相当于六度,梵语(sad-paramita, sat-paramita),全称六波罗蜜多,...

    陈汉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850235.html
  • 国内敦煌民族史研究述要(2)

    《回鹘文〈金光明经〉第七研究》,《喀什师范学范学报》1988年第5期;  ——《回鹘文〈金光明经〉第四卷第六研究》,《喀什师范学院学报》1990年第1期;   ——《回鹘文〈金光明经〉第八研究》...文义深奥,学界至今尚无全面深入的研究。对前者,我国学者的研究则较多,如:  耿世民《古代维吾尔族汉文翻译家僧古萨里》,《图书评介》1978年第2期;  ——《回鹘文〈金光明最胜王经〉第六卷四天王护国品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5550982.html